分类存档: 互联网营销

计算广告学习笔记

一.广告目的与效果:
广告是由已确定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和观点)的,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
广告主体:出资人sponsor,advertiser;媒介medium;受众(audience)
广告本质功能:借助某种有广泛受众的媒介的力量,完成较低成本的用户接触(reach)
品牌广告brand awareness:创造独特良好的品牌或产品形象,目的在于提升较长时期内的离线转化率
效果广告direct response:有短期内明确用户转化行为诉求的广告。用户转化行为:购买,注册,投票,捐款

同仁堂广告案例:清朝,臭沟开,橘子来 , 挖臭沟,sponsor路两边的灯笼(同仁堂),如果有一天有人需要买药,同仁堂牌子的利润空间远大于其他竞争对手

二.广告有效性模型:
广告从进入眼睛到产生效果经历3个大阶段(选择,解释,态度),6个小阶段(曝光,关注,理解,接受,保持,购买)
1.曝光:
1.1 广告位的天然属性,无法用技术优化
2.关注:技术可以做的事情:
2.1 不要干扰或打断用户的任务(上下文推荐adsense)
2.2 明确揭示推荐的原因(地域定向,租车广告)
2.3 符合用户兴趣或需求(兴趣定向)

3.理解:
3.1.用户能理解的兴趣范围(二次元)
3.2.与关注程度相匹配的理解门槛(网络广告3秒 & 电视广告10秒)

4.接受:
4.1广告商/广告认可度
4.2 广告位的认可度

5.保持:5.1艺术性带来的记忆效果
6购买:6.1在用户的价格敏感接受范围内

广告策略效果:

传统形式:
幽默(关注+ ,理解-)
性感(关注+,接受-)
艺术(理解-,保持+)
折扣(关注+,购买+,成本增加)

在线广告创意原则:
仿背景(2.1+):仿网页文字链;近网页色调
大标识(2+):字体;logo
简单(2,3.2+):留白;减少同时表达的诉求

三.广告与销售的区别
广告目的:通过媒介传播某种企业形象或产品信息,到达潜在用户
广告效果:某特定人群的有效到达,多渠道综合的roi

销售目的:提升产品销量,从而提高企业收益,到达明确需求者
销售效果:收入和利润

最接近Supply端的 : 硬广(banner,品牌广告),sem(搜索网站),导航网站,淘宝直通车,返利网

四.在线广告的独特性
在线广告 由技术和产品驱动,数字媒体特点使得在线广告可以进行精细的受众定向;广告决策和交易朝着计算驱动的方向发展
可衡量,标准化,媒体概念差异化
离线广告 由创意和客户关系驱动

美国广告行业协会
Iab.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
线下广告预算搬到线上,制定市场效果衡量标准和在线广告创意标准,会员:google,yahoo,facebook,microsoft
4a,american association,advertising agencies :广告代理费用的收取约定17.65%,美国广告主出钱,中国媒体返点
Ana,Association of national advertisers 代表广告需求方的利益

五 在线广告市场(dsp,adx,ssp)
六 在线广告的核心计算问题
Roi(用户,媒体,广告主)
优化角度:
特征提取:受众定向,用户打标签,媒体打标签
微观优化:ctr预测
宏观优化:竞价市场机制
受限优化:在线分配
强化学习:探索与利用
个性化重定向:推荐技术

系统角度:
候选查询:实时索引
特征存储:No-sql技术
离线学习:Hadoop
在线学习:流计算
交易市场:实时竞价
七.搜索,广告,推荐比较
准则:
搜索:相关性
搜索广告: roi
展示广告:roi
推荐:用户兴趣,downstream
个性化是推荐的一个方面
推荐是同质化的广告

八 ROI分解
Return = ctr*点击价值(a,u) = ecpm=预期每次展示能带来的价值
市场形态:
1.媒体喜欢 cpm
2.广告网络估计 ctr
广告主dsp等估计 点击价值
3.cpa/cps/roi市场:动态ctr与click value

九 在线广告系统

十 在线广告系统模块

h5打包成apk的几种方法

1.phonegap在线打包h5项目,需要github账号,免费配额要求开源,私有应用只有一个名额;
https://build.phonegap.com
2.java eclipse 打包,这个网上教程一大堆,略过
3.某外国友人自制小工具 html5apkbuilder ,百度自行搜索,优点速度快,缺点不能改应用名称,体积大,只能用来测试了
4.flashdevelop&flashide air内嵌浏览器,如果你熟悉as3开发,这个挺快,缺点应用体积较大,毕竟要封装air和webview
5.用 android studio 打包,这儿有系列教程:传送门 传送门2

 

免费域名服务

freenom

SEO学习

从搜索推广的过程来看,推广信息先要展现在搜索结果页被潜在受众注意到,才有可能被点击,推广信息的点击给网站带来访问者,有一部分访问者会对网站提供的信息和产品有比较强的需求,进行了线上注册或购买,形成了转化。这个过程会涉及的数据有:展现量,点击量,平均点击价格,点击率,转化次数,转化率,平均转化价格。

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请见下图:
假设展现量为1000,其中产生了50个点击,点击率就是50/1000*100%=5%,而其中到达网站并且能够完全打开网页的访问数有40个,在网站上完成转化行为的有2个,那么转化率就是2/50*100%=4%。若平均点击价格(CPC)为1元,那么平均转化价格(CPA)就是1*50/2=25元

各种浏览器的userAgent收集

window.navigator.userAgent

1) Chrome
Win7: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5.1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4.0.835.163 Safari/535.1

2) Firefox
Win7: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rv:6.0) Gecko/20100101 Firefox/6.0

3) Safari
Win7: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4.50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5.1 Safari/534.50

4) Opera
Win7:
Opera/9.80 (Windows NT 6.1; U; zh-cn) Presto/2.9.168 Version/11.50

5) IE
Win7+ie9:
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9.0; Windows NT 6.1; Win64; x64; Trident/5.0; .NET CLR 2.0.50727; SLCC2; .NET CLR 3.5.30729; .NET CLR 3.0.30729; Media Center PC 6.0; InfoPath.3; .NET4.0C; Tablet PC 2.0; .NET4.0E)

Win7+ie8: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6.1; WOW64; Trident/4.0; SLCC2; .NET CLR 2.0.50727; .NET CLR 3.5.30729; .NET CLR 3.0.30729; Media Center PC 6.0; .NET4.0C; InfoPath.3)

WinXP+ie8: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5.1; Trident/4.0; GTB7.0)

WinXP+ie7: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7.0; Windows NT 5.1)

WinXP+ie6: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6) 傲游
傲游3.1.7在Win7+ie9,高速模式: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6.1; ) AppleWebKit/534.12 (KHTML, like Gecko) Maxthon/3.0 Safari/534.12

傲游3.1.7在Win7+ie9,IE内核兼容模式: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7.0; Windows NT 6.1; WOW64; Trident/5.0; SLCC2; .NET CLR 2.0.50727; .NET CLR 3.5.30729; .NET CLR 3.0.30729; Media Center PC 6.0; InfoPath.3; .NET4.0C; .NET4.0E)

7) 搜狗
搜狗3.0在Win7+ie9,IE内核兼容模式: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7.0; Windows NT 6.1; WOW64; Trident/5.0; SLCC2; .NET CLR 2.0.50727; .NET CLR 3.5.30729; .NET CLR 3.0.30729; Media Center PC 6.0; InfoPath.3; .NET4.0C; .NET4.0E; SE 2.X MetaSr 1.0)

搜狗3.0在Win7+ie9,高速模式: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6.1; en-US) AppleWebKit/534.3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0.472.33 Safari/534.3 SE 2.X MetaSr 1.0

8) 360
360浏览器3.0在Win7+ie9:
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9.0; Windows NT 6.1; WOW64; Trident/5.0; SLCC2; .NET CLR 2.0.50727; .NET CLR 3.5.30729; .NET CLR 3.0.30729; Media Center PC 6.0; InfoPath.3; .NET4.0C; .NET4.0E)

9) QQ浏览器
QQ浏览器6.9(11079)在Win7+ie9,极速模式: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5.1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3.0.782.41 Safari/535.1 QQBrowser/6.9.11079.201

QQ浏览器6.9(11079)在Win7+ie9,IE内核兼容模式: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7.0; Windows NT 6.1; WOW64; Trident/5.0; SLCC2; .NET CLR 2.0.50727; .NET CLR 3.5.30729; .NET CLR 3.0.30729; Media Center PC 6.0; InfoPath.3; .NET4.0C; .NET4.0E) QQBrowser/6.9.11079.201

10) 阿云浏览器
阿云浏览器1.3.0.1724 Beta(编译日期2011-12-05)在Win7+ie9:
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9.0; Windows NT 6.1; WOW64; Trident/5.0)[喝小酒的网摘]http://blog.const.net.cn/a/9283.htm
原文:http://rongjih.blog.163.com/blog/static/335744612011821111612884/[喝小酒的网摘]http://blog.const.net.cn/a/9283.htm

Google Analytics:为链接点击设定事件追踪的方法

http://www.renfei.org/blog/google-analytics-event-tracking-for-links.html

网站统计中的数据收集原理及实现

原文链接地址: http://www.chinaz.com/web/2012/1102/280696.shtml
网站数据统计分析工具是网站站长和运营人员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比较常用的有谷歌分析、百度统计和腾讯分析等等。所有这些统计分析工具的第一步都是网站访问数据的收集。目前主流的数据收集方式基本都是基于javascript的。本文将简要分析这种数据收集的原理,并一步一步实际搭建一个实际的数据收集系统。

数据收集原理分析

简单来说,网站统计分析工具需要收集到用户浏览目标网站的行为(如打开某网页、点击某按钮、将商品加入购物车等)及行为附加数据(如某下单行为产生的订单金额等)。早期的网站统计往往只收集一种用户行为:页面的打开。而后用户在页面中的行为均无法收集。这种收集策略能满足基本的流量分析、来源分析、内容分析及访客属性等常用分析视角,但是,随着ajax技术的广泛使用及电子商务网站对于电子商务目标的统计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种传统的收集策略已经显得力不能及。

后来,Google在其产品谷歌分析中创新性的引入了可定制的数据收集脚本,用户通过谷歌分析定义好的可扩展接口,只需编写少量的javascript代码就可以实现自定义事件和自定义指标的跟踪和分析。目前百度统计、搜狗分析等产品均照搬了谷歌分析的模式。

其实说起来两种数据收集模式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是一致的,只是后一种通过javascript收集到了更多的信息。下面看一下现在各种网站统计工具的数据收集基本原理。

网站统计IP PV UV实现原理

网站流量统计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网站的访问和广告来访等数据,里面包含很多数据的,比如访问试用的系统,浏览器,ip归属地,访问时间,搜索引擎来源,广告效果等。原来是一样的,这次先实现了PV,UV,IP三个重要指标的统计。
PV(访问量):Page View, 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用户每次刷新即被计算一次。

  UV(独立访客):Unique Visitor,一般使用cookie标记,访问您网站的一台电脑客户端(比如一台电脑开多个浏览器访问则为多个UV)为一个访客,00:00-24:00内相同的客户端只会被计算一次。

  IP(独立IP):指独立IP数。00:00-24:00内相同IP地址之被计算一次(多台电脑可能共用一个ip)。

ip、pv、uv的区别:

IP(独立IP):某IP地址的计算机访问网站的次数。这种统计方式很容易实现,具有真实性。所以是衡量网站流量的重要指标。

PV(访问量):PV反映的是浏览某网站的页面数,所以每刷新一次也算一次。就是说PV与来访者的数量成正比,但PV并不是页面的来访者数量,而是网站被访问的页面数量。

UV(独立访客):可以理解成访问某网站的电脑的数量。网站判断来访电脑的身份是通过来访电脑的cookies实现的。如果更换了IP后但不清除cookies,再访问相同网站,该网站的统计中UV数是不变的。

工作流程:

S1:编写监控javascript和提供接口。这个接口返回的是监控网站对应的javascript文件,这个文件可以再客户端可以标记和采集访客的信息。

S2:网站调用接口。只需将引入javascript到要监控的站点即可,访客访问该站点时,javascript文件就会被加载。

S3:标记和采集数据。监控js被加载后就会往浏览器写入cookie标记访客,比如新访客生产一个新cookie和标记访问次数,若是老用户则,读取 cookie信息,计算访问次数和最后访问时间等,这些客户端的信息处理完后,则向指定的服务器发送数据。

S4:最后服务器接收javascript提交过来的数据处理入库和后续的数据处理了

PR值的计算

Google关于网页PR值的算法:PR(A) = (1-d)+ d(PR(t1)/C(t1)+ … + PR(tn)/C(tn))。PR(A)为要计算Pr值的A页面,d为阻尼系数,一般为0.85,PR(t1)…PR(tn)分别是各个链接到你的网站的PR值,C(t1)…C(tn)分别是各个链接到你的网站的外部链接数量,由此可以看出对方给你做链接时,并不只是对方网站的PR越高越好,对方网站链出的外部链接数量也很重要。   
PR值最高为10,一般PR值达到4,就算是一个不错的网站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PR分值的计算公式:PR(A)=(1-d)+d(PR(t1)/C(t1)+…+PR(tn)/C(tn))公式解释:其中PR(A)表示的是从一个外部链接站点t1上,依据Pagerank系统给你的网站所增加的PR分值;PR(t1)表示该外部链接网站本身的PR分值;C(t1)则表示该外部链接站点所拥有的外部链接数量。大家要谨记:一个网站的投票权值只有该网站PR分值的0.85, 那么,是不是说对一个网站而言,它所拥有的较高网站质量和较高PR分值的外部链接数量越多就越好呢?错,因为-Google的Pagerank系统不单考虑一个网站的外部链接质量,也会考虑其数量.比方说,对一个有一定PR值的网站X来说,如果你的网站Y是它的唯一一个外部链接,那么Google就相信网站X将你的网站Y视做它最好的一个外部链接,从而会给你的网站Y更多的分值。可是,如果网站X上已经有49个外部链接,那么Google就相信网站X只是将你的网站视做它第50个好的网站。因而你的外部链接站点上的外部链接数越多,你所能够得到的PR分值反而会越低,它们呈反比关系。 说它对是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PR分值大于等于6的外部链接站点,可显著提升你的PR分值。但如果这个外部链接站点已经有100个其它的外部链接时,那你能够得到的PR分值就几乎为零了。同样,如果一个外部链接站点的PR值仅为2,但你却是它的唯一一个外部链接,那么你所获得的PR值要远远大于那个PR值为6,外部链接数为100的网站。 而且这个0.85的权值平均分配给其链接的每个外部网站。

Apache日志的滚动

1、为什么使用日志滚动

  由于Apache 进程本身不负责对日志文件进行滚动,因此必须使用其他程序配置日志滚动。所有的日志文件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访问次数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因此必须对日志文件进行定期清理以免造成磁盘空间的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加快了管理员查看日志所用的时间,因为打开小文件的速度比打开大文件的速度要快。

  2、使用命令使用空的日志文件

  要使系统重新使用空的日志文件,可以执行如下的命令:
cd /opt/coolstack/apache2/log
  mv access_log access_log.old
  mv error_log error_log.old
  /opt/coolstack/apache2/bin/apachectl graceful
  sleep 800
  gzip access_log.old error_log.old
  上面的指令片断是进行日志滚动的基础,用户可以自行编制脚本让cron 执行。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日志滚动配置方法。

  3、使用 rotatelogs 实现日志滚动

  Apache 自带的 rotatelogs 程序可以实现日志滚动。rotatelogs是一个配合 Apache 管道日志功能使用的简单程序。为了使用 rotatelogs 程序,需要在 Apache 配置文件中使用管道日志的配置。

  rotatelogs 命令的格式如图4:

rotatelogs 命令的格式

  rotatelogs 命令的格式

  其中:

  -l:使用本地时间代替GMT时间作为时间基准。

  logfile:日志文件名。有两种格式表示新的日志开始使用的时间。

  如果 logfile中包含”%”,则它会被视为用于strftime()的格式字符串;常用的有:

  %Y:4位数的年份

  %m:2位数的月份

  %d:2位数的一个月中的日期数

  %H:2位数的小时数(24小时制)

  %M:2位数的分钟数

  %S:2位数的秒数

  %U:2位数的一年中的星期数(星期天为一周的第一天)

  %W:2位数的一年中的星期数(星期一为一周的第一天)

  %w:1位数的星期几(星期天为一周的第一天)

  否则它会被自动加上以秒为单位的”.nnnnnnnnnn”后缀,这里 nnnnnnnnnn 是开始记录日志的格林威治时间距离 1970年1月1日 的秒数。

  rotationtime:日志文件滚动的以秒为单位的间隔时间。

  offset:相对于UTC的时差的分钟数。如果省略,则假定为”0″并使用UTC时间。比如,要指定UTC时差为”-5小时”的地区的当地时间,则此参数应为”-300″。

  filesizeM:指定以 filesizeM 文件大小滚动,而不是按照时间来滚动日志。

  使用举例:

  例1:每过一天滚动日志 ,修改apache配置文件如下:
TransferLog “| /opt/coolstack/apache2/bin/rotatelogs / opt/coolstack/apache2/log /access.log 86400” combined
  其中 86400(秒)是日志滚动的时间。86400 秒就是 1 天。滚动以后的文件名为/ opt/coolstack/apache2/log /access.log /access_log.nnnnnnnnnn,这里 nnnnnnnnnn 是开始记录日志的格林威治时间距离 1970年1月1日 的秒数。当日志滚动一次后将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后缀为前一个日志文件的后缀值加 86400。

  例2:在日志文件大小增长到指定字节时滚动日志 ,修改apache配置文件如下:
TransferLog “|/opt/coolstack/apache2/bin/rotatelogs / opt/coolstack/apache2/log/apache2/access.log 20M” combined
  此配置会在日志文件大小增长到 20M 字节时滚动该日志。

  例3:使用logrotate 实现日志滚动

  logrotate 是Unix、Linux系统实现日志滚动的通用程序。Linux下可以直接使用,Solaris 10 下要进行安装配置。
#wegt ftp://ftp.sunfreeware.com/pub/freeware/intel/10/logrotate-3.7.1-sol10-x86-local.gz
  #gunzip ftp://ftp.sunfreeware.com/pub/freeware/intel/10/logrotate-3.7.1-sol10-x86-local.gz
  #pkgadd –d logrotate-3.7.1-sol10-x86-local
  图5是logrotate安装配置完成界面

logrotate安装配置完成界面

  logrotate安装配置完成界面

  可以把配置文件/usr/local/doc/logrotate/examples/ logrotate-default复制为配置文件/etc/logrotate.conf

  可以把配置文件/usr/local/doc/logrotate/examples/ logrotate.cron复制到文件目录/etc/cron.d/

  下面看看配置文件如图6。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

  logrotate的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到,除了wtmp以外,需要滚动的日志的配置都保存在/etc/logroate.d目录下。因此只需要在该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apache的配置文件,来指示logrotate如何轮循Web服务器的日志文件即可。下面是一个示例:
/ opt/coolstack/apache2/log {
  rotate 2
  daily
  missingok
  sharedscripts
  postrotate
  /usr/bin/killall -HUP httpd 2> /dev/null || true
  endscript
  }
  这里“rotate 2”表示轮循时只包括两个备份文件,也就是只有access_log、access_log.1和access_log.2三个日志备份文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其它第三方工具就可以实现日志轮循。但是对于重负载的服务器和使用负载均衡技术的Web服务器来说,这种方法不是很实用。因为它是对相应服务进程发出一个-HUP重启命令来实现日志的截断归档的,这样会影响服务的连续性。

  例4:使用使用 cronolog 实现日志滚动

  cronolog (http://cronolog.org/ )是基于 rotatelogs 的一个第三方工具软件。cronolog 可以非常整齐的将日志按天轮循存储,即每个日志文件存储的是 00:00:00 到 23:59:59 时间之内的所有日志。

  1.准备gcc for solaris10 编译器,这里用的版本:gcc-3.3.2-sol10-intel-local.gz

  2.下载解压缩文件
#wegt ftp://ftp.sunfreeware.com/pub/freeware/intel/10/gcc-3.3.2-sol10-intel-local.gz
  #gizip –d gcc-3.3.2-sol10-intel-local.gz
  3.安装 
#pkgadd -d gcc-3.3.2-sol10-intel-local
  接下来的安装,是一个交互安装过程

  默认安装路径/usr/local/bin

  4.设置PATH变量
# PATH=$PATH:/usr/local/bin
  #PATH=$PATH:/usr/ccs/bin
  # export PATH
  5. 准备coronolog,版本:cronolog-1.6.2.tar.gz

  6.下载安装:
#wegt http://cronolog.org/download/cronolog-1.6.2.tar.gz
  # tar zxvf cronolog-1.6.2.tar.gz
  # cd cronolog-1.6.2
  #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cronolog安装配置完成界面

  cronolog安装配置完成界面

  可以看到默认是安装在/usr/local/sbin/下 。下面是一个使用 cronolog 的例子:
CustomLog “|/usr/local/sbin/cronolog / opt/coolstack/apache2/log /access.log.%Y-%m-%d” combined
  他将按日志依次生成日志文件,如:
access.log.2008-09-18
  access.log.2008-09-19
  access.log.2008-09-20
  access.log.2008-09-21
  access.log.2008-09-22
  若要压缩旧的日志文件或清除无用的日志文件,可以使用 find 等命令 配合系统 crond 来实现。

  总结:到此为止笔者介绍了Solaris 10 web服务器日志配置,本文使用的Apache版本是CoolStack http://cooltools.sunsource.net/coolstack/工具,apache版本2.2.9 。后边笔者会介绍使用PHPMyVisites、apachetop、analog三个工具进行web日志分析。